其次從目前整個大環(huán)境中來看,因為國際關系、社會現狀、經濟狀況等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,國民的消費欲望越來越低,同時大眾的投資消費也變得更為謹慎,對于動輒幾十萬的重卡車型,卡友以及貨運公司不敢輕易再輕易入手,有種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意思。
另外4月份重卡銷量一朝被打回15年前,和疫情在全國各地散發(fā)擁有很大關系,近期不少貨主提價也找不到車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,好像整個的物流行業(yè)一夜之間回到了早些年貨多車少的年代,不過這背后的原因是因為各地區(qū)針對疫情實施的靜態(tài)化管理”、“封閉式管理”、“封控區(qū)、管控區(qū)、防范區(qū)”管理,卡友成為了重點監(jiān)控對象,有的卡友被困高速、疫區(qū)也是非常正常,這種工作環(huán)境下,不少有車的卡友也選擇停運,哪些想要入手車輛的卡友就更缺乏購車意向了。
結合上面種種原因,也就導致了今年4月份重卡銷量異常慘淡的現象了。
那么在整個重卡銷量大幅下滑的背后,各家車企的表現又如何呢?
從各家主流車企的重卡銷量統計中,其中4月份銷量過萬的車企僅有中國重汽一家,以1.15萬輛的銷售成績穩(wěn)居4月份銷量冠軍,截止到4月底,中國重汽累計銷量約為6.65萬輛,同樣位居今年重卡銷量榜首。
緊跟中國重汽之后的則是東風汽車,4月份重卡銷量約為0.95萬輛,同比降幅達到了75%。在今年1-4月份,累計銷量為5.43萬輛,累計銷量排在中國重汽和解放之后,位列第三。
而陜汽和福田汽車則分別是以0.7萬輛和0.6萬輛的成績,位列4月份重卡銷量排行榜的第三位和第四位。
當然解放銷量滑落前三,其并不代表解放就被市場給拋棄了,一直堅持自主品牌積累的解放仍然是不少卡友選車的首選,不過在今年3月份以及4月份,解放的兩大生產基地,長春和青島的兩地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疫情,尤其是長春。解放工廠停產停工導致解放重卡交付受阻,從而影響整個品牌重卡的銷量。不過隨著本月解放全面復產復工,解放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大幅度提升并不會太難。
在目前主流的重卡汽車品牌中,銷量下滑最低的車企還是大運重卡,在今年受限于整個大環(huán)境影響,各家車企普遍累計降幅在60%左右,而大運重卡在行業(yè)遇冷狀態(tài)下,受到的影響并不大,在今年4月份,大運重卡銷量為1590輛,僅僅比上汽紅巖少了10輛,位列銷量榜第七,同比降幅僅僅33%,是銷量下滑最低的車企。同時1-4月份,大運重卡累計銷量達到7781輛,同比降幅僅24%。大運這樣平穩(wěn)的表現,可見其生命力的強大,如果一旦市場回暖,大運重卡或許將會是國內商用車領域內的一匹黑馬。
從今年4月份的重卡銷量表現來看,達到了近15年最低值,是否也就意味著商用車銷售市場正式觸底了呢?那么接下來會不會迎來拐點呢?這個還是蠻值得期待的。如今連續(xù)1年的銷量下滑,已經是讓主機廠和各級經銷商叫苦不堪,甚至都是在咬牙硬撐,如果這種低迷的市場現狀持續(xù)下去,這個行業(yè)里還有多少能夠頂得住呢?